3/11/2010

联联看

有朋友在商量发票、票据之类某一联的“联”如何翻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我的方案是page,第一联就是the first page。但朋友们并不认同,认为page是无奈之举、最后的选择,他们提出三个方案,即copy, duplicate和slip。我来逐个分析。

首先是slip,Merriam Webster的相关义项:
2 a : a long narrow strip of material b : a small piece of paper
可知,slip是指“小纸条”,某一“联”可大可小,slip显然只能指小纸头,服务发票那样的大纸头不适用。

其次是duplicate,duplicate是指一模一样的复本。一般我们见到的商业发票几联的基本内容是一样的,但注明的用途不同,有“开票联”、“存根联”、“记账联”等分类。用Dupliate表示“一模一样”的内容并不合适。

再次是copy,copy可以抽象指代,比如我指着第二联说:i need this copy。但如果脱离如此具体的语境,便无法指代清楚,如the second copy of the invoice。

有朋友提出:

希望以“存根联”中的copy用法,来反推“联”的译法。我认为不适用。stub是什么意思?各家辞书的解释:

MW

Something cut short or stunted;
The part of a ticket returned to the user.
 
英汉大词典:
1. 残段、残端;残肢、残牙: a pencil stub 铅笔头/a cigar stub 雪茄烟蒂
4.(支票、收据、戏票等的)存根、票根:a luggage stub 行李票票根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n. the short part of something which is left after the main part has been used, such as a cigarette after it has been smoked or a small piece of paper left in a book after a CHEQUE or ticket has been torn out of it. 

 

stub copy(存根联)网上很常见,关于~page的input还没看到过。
http://www.archives.ncdcr.gov/FindingAids/Circulars/AIC1.pdf

可见,stub copy指的是撕剩下的那部分,如大家去银行办理业务时,业务完成后,柜员撕下来给你的小纸片,如:
stub copy 
也可以指电影票、车票、球票检票(剪或者撕掉一部分)后的剩余部分,stub强调“撕剩下的”。那么“存根”是不是一例都是这样“撕下的部分”呢?答案是否定的,现代汉语词典给出解释如下:

【存根】开出票据或证明后留下来的底子,上面记载着与票据或证明同样的内容,以备查考。

“存根”未必是撕下的,还以是“完整”的,比如:
cg
所以,stub copy可以表示一部分而非全部的存根(联),进而也无法因此将copy拓展用作翻译所有的“联”。

能够把大小形式不一的各种“联”表达清楚的似乎只剩下了page,简单直白,要更加剧替的可以用(the) ×× page的偏正形式。当然,具体的“手撕联”自然用英语中现成的stub copy。

另外,
考虑到很可能还要表达“某一联复印件”,更是以page为上,可以用the photocopy of **/second page,对比:the photocopy/copy of ** copy/duplicate。

一家之言,早就,希望大家提意见。

正三八的真三八

也就是从大前天(2010年3月8日)开始,开心网转帖(很多IQ测试帖、兰州烧饼帖的源头)出现了"渣打小三"事件的邮件转帖。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盗亦有道,八卦也要有八卦的专业精神和道德底线。

转帖的哪位显然是有人发邮件给他/她,而这丫的居然直接把邮件内容复制粘贴上来了――当初夫妻俩抄送的朋友们的邮件地址一览无余。

于是这些人就顺便成了事件的"知情者",就受到了诸多莫名其妙的骚扰。更有甚者,按图索骥,对着所有这些邮件地址来了个"全部回复",内容是声讨男方。这似乎已经超出了八卦的边界。

正三八的八卦真三八!

转帖的时候脑筋转一转,三八到哪里都令人讨厌,哪怕在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网络上!

3/09/2010

One Non Comp Clause

do or say anything which is harmful to the goodwill of the Business (as subsisting at the date of this Contract) or which may lead any person who has dealt with the Business prior to the date of this Contract to cease to deal with the Business on substantially equivalent terms to those previously offered or at all;

译1:言论或行为有损(截至本合同签署日存在的)业务商誉,或者可能导致在本合同签署日前的业务伙伴不再按与之前条款相比没有实质性变化的条款继续与业务交易或者与业务再无交易

译2:言论或行为有损(截至本合同签署日存在的)业务商誉,或者可能导致在本合同签署日前的业务伙伴在之前条款没有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不再与业务交易;

Business统一作"业务"是否恰当暂且不论。重点看at all,我认为译2已经把意思说完整了,译1则是把两种情况(条件不变的时候不做以及不管什么条件都不做)都说了,但译1的表达比较累,总觉得有叠床架屋之嫌。

又想了个3:

言论或行为有损(截至本协议签署日存在的)业务商誉,或者可能导致本协议签署日之前的业务伙伴在之前条款没有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不再与业务交易,或者无论条款如何均不再与业务交易

大家意见?

3/03/2010

血汗翻译工场

职位描述:
英语翻译译员
职位要求:
1.  医学,生物,经贸,法律,电信,计算机,机电,等相关专业
2.  本科三年级以上(谢谢大一,大二同学给予本翻译工作室的关注。)
3.  所有应聘的同学须通过本工作室的各专业针对性翻译测试(测试卷内容不多,且均有答案,未入选的同学我会讲解原因)
4.  遵守本翻译工作室的规章制度,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意识。

补充说明:我多次在招新时强调的一些问题,在此仍需要说明。
1.  翻译工作室是因我个人的原因而成立的,也就是我个人的翻译工作室,由于我的客户大多为翻译公司,且工作室与翻译公司的签约价格是中译英60元/千字,英译中50元/千字,所以但凡翻译公司的客户,译员翻译的价格都按照这个统一价格走,不论新老译员,一视同仁。

2.  在bbs上我也有一个小规模的客户群,但是由于本人能力有限,零散直接客户较少。但凡直接客户给稿,扣除上缴买发票和译审费用,每位译员的薪酬上涨10元每千字。这类情况我都会事先说明。

3.  我们工作室业务量虽然比较大,但每个译员的能力都不同,接稿多寡不同,因而薪酬自然也不同。最高有同学月稿费超过万元,最低也有同学月稿费不足百元。希望各位应聘者摆正心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这是学校BBS上的一个帖子,发帖人称有做生物稿的人月入过万,并且持续数月。

按照最高的中译英60千字计算,月均翻译量在17万字不到,若是英译中,那翻译量更大。

翻译市场一瞥、学校兼职翻译市场一角。学语言的搞翻译的,懂的入了只能。

翻译服务也有国际化的倾向(比如通过PROZ之类的渠道),如果是国际间的服务,我不知道这种价格算“倾销”哇?译员能不能结成工会,要求政府制裁血汗
翻译工场?

2/28/2010

When common sense is away, Joke arises.

 

“CNN刚才插播,美国政府正式向所有太平洋国家发布海啸预警!太平洋沿岸53个国家和地区可能发生海啸,包括日本菲律宾、中国台湾等。目前布宜诺斯艾利斯已经开始疏散。NBC报道,第一次海啸浪潮预计将于北京时间明天凌晨5点19分到达夏威夷海岸.”

 就是这个。海啸要袭击那么多国家和地区,还包括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其一,碰巧早上一直在关注CNN报道,只是提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震感明显,但没有提到“疏散”(evacuation),布市有震感可以理解,毕竟这次地震震级大,烈度大,布市离开震中距离并不遥远。

其二,地震引发海啸,进而各国发出海啸预警是对的。

那么好笑在哪里?

J点在于:布市也在海啸警告对象范围之内!

稍微有点地理常识就知道,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几乎是沿着安第斯山脉(“南美段”)展开,国土就位于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注意了,是太平洋!智利地震只可能引起太平洋海啸,自东向西传播,这就是为什么夏威夷、日本甚至俄罗斯会收到海啸警告的原因。

那么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哪里?人家位于南美洲东南角,濒大西洋!换言之,海啸要影响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话得全球绕一脑子里没有世界地图的朋友请看地球仪,或者打开GOOGLE地图—从太平洋东岸到西岸,越过无数岛屿(包括夏威夷啦、日本列岛啦、中南半岛啦、马达加斯加啦),经过无数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巴新、日本、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孟加拉、印度、马达加斯加、东非各国),然后分成两股,一股向北,从红海地中海挤过去,顺带影响也门、埃及、塞浦路斯、意大利、法国等西亚北非南欧诸国,再从直布罗陀海峡钻出来,影响英伦三岛,终于到达大西洋。另一股向南,从东非南非走过,跟好望角say hello后继续向西来到大西洋,然后两股力量再次回合(撒都啊……),继续向西,直奔美国东海岸(冲着纽约、加州)、加勒比海诸国、南美(终于又回到南美了,我日)的巴西、阿根廷过来……

动脑筋想一想吧,如果海啸造成的浪潮能够绕这样一圈,并且还能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形成需要立刻疏散的威胁,这比2012还牛B!

 可能么??

发生大事件的时候,不在其中的人容易兴奋,有种添油加醋的冲动,要制造‘轰动效应’。不过这个造得实在业余,业余得太搞笑啦。开心的转帖就是传谣利器,我还是这个观点。

稍微做下检索,查证一下:截至北京时间2010年2月28日下午4点05分,用“布宜诺斯艾利斯已经开始疏散”作为关键词(包括引号,即绝对引用)在google上搜索,结果总共只有五条。也就是说这个牛皮本身在google上只有五条,开心上已经传遍了,幸好google似乎不对开心做检索。

 另外,我上午11点多看CNN,海啸警报只发给了日本、俄罗斯和夏威夷地区(后取消)。日本好理解,俄罗斯不是欧洲国家么,为啥也有俄罗斯呢?地理不好的小朋友一定会问,回答是俄罗斯是政治上的欧洲国家,但大部分国土面积都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即亚洲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濒临太平洋,可能会受这次海啸影响——要是清朝木有割让海参威等,这次就是中国收到海啸警报了。

 补个地图,Chile就是智利,图中A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西边(左边)的海洋是太平洋,东边(右边)的海洋是大西洋:

 

布宜诺斯艾利斯本地报纸:http://www.buenosairesherald.com/
再综合各大新闻社的情况,当地非但没有疏散,还是这次地震目前为止主要的稿件来源地。各国记者在哪里忙着发稿呢。

用Buenos Aires做关键词搜CNN的结果:http://www.cnn.com/search/?query=buenos+aires&primaryType=mixed&x=27&y=21

2/23/2010

JVC也杯具

今日案例全部取自近日工作中处理的一个合营合同。一般来说,合营合同是法律翻译中最常见,因而也相对最简单的一类。但实际上,只要不用心,出现"神作"便不足为奇。

言归正传。

原文1:Where consistent with Party B's purchasing practice, priority shall be given to local suppliers to establish a strong local supply chain that will provide the Company with good quality low-priced parts in a timely manner.

神作:在符合乙方购买惯例的情况下,应给予地方供应商特许权,以建立稳固的地方供应链,向公司及时提供质量优良且价格低廉的部件。

Priority和local分别取"特许权"和"地方",令人哭笑不得。这是JVC,结合上下文,稍微动动脑筋不难明白,这里的priorty是指"优先考虑",local则是与国际厂商相对的"本地厂商"。稍微认真负责些的,把译文读几遍,"特许权"从形式和意义上都是多么莫名其妙。

另外,我国中学语文课中上水平的同学一定会说"质优价廉"而不是"质量优良且价格低廉"。

修改:在符合乙方购买惯例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本地供应商,以建立稳固的本地供应链,为公司及时提供质优价廉的部件。

原文2:The Company shall purchase materials and supplies pursuant to the Shared Services Agreement as described below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

神作:公司有权在国内和外国市场根据以下描述的分享服务协议购买材料和供给。

"以下描述"的是啥东东?看到described……真是无语。"下述"不就完了么,"述"指"述及"、"提及",未必是"描述"。有些朋友思维僵化,把"描述"和"describe(description)"挂钩,舍不得分开,把'job description'都要翻译成"工作描述",很常见把。"职位要求"、"工作要求"之类的说法不高深啊。

domestic和foregin的处理需要"慧根"了。这个JVC介绍的是在中国设立合营企业,并且前文约定只能为大陆地区的产品提供配件和服务。读到这里,有慧根朋友的脑海里应该已经blink blink了。domestic和foregin对称的不是"国内外"而是"中国大陆以内"和"中国大陆以外","国内外"的话,"台湾地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方是普通企业问题不大,如果中方是国企,签字人政治敏感点,看到"国内外"拒签也是可能的(有过实例)。到此,问题迎刃而解:

修改:公司有权在境内外市场根据下述《分享服务协议》采购材料、满足需求。

原文3:To the extent that the Company's specifications for components and raw materials with respect to quality, quantity, price, and delivery terms and dates cannot be met on a competitive basis from sources within China, the Company may procure such materials and supplies from abroad.

神作:如果公司的组件及原材料规格以及质量、数量、价格、交付条件和日期无法从中国境内的渠道以有竞争力的条件得到满足,公司可从国外收购该等材料和供给。

关键词是with respect to。看看cannot be met的主语到底是什么?神认为是5项:(1)公司组建及原材料规格,(2)质量、(3)数量、(4)价格、(5)交付条件和日期。这,对么?上海重点中学高三英文不错的同学一定发现问题了:断句错。cannot be met的主语只有一个:specifictions。with respect to便是细化了specifications。

其次,"……无法从……以……条件得到满足"或许中国人火星亲戚的语言。把句子结构拆了,整理下呗。

修改:如果中国境内渠道无法满足公司组件和原材料在质量、数量、价格、交付条件和交付日期方面的规格要求,或者中国境内渠道在这方面不具竞争力,公司可从境外采购上述材料、满足需求。

另外提一点,现代汉语里几项并列用逗号,最后一项之前可以用"和"、"以及"或"及"连接,如果最后一项较长,可以与前面几项分开,前几项后用"逗号",而不是神用的顿号,此时后面要用"以及",而不能用"及",也不能用"且"。

原文4:The basic principle shall be that the Company is itself responsible for every aspect of its business subject to Chapter VIII below.

神作:基本原则是公司自行负责以下第八章其业务的各个方面。

翻译Subject to是法律翻译里的基本功了,一概处理成"受制于"是我鄙视的懒惰做法,用"……中"则是闻所未闻。

修改:基本原则是公司根据第八章全面负责各自业务。

JVC是法律翻译工作涉及的各类题材里最简单的,这也杯具,真是……

2/09/2010

Time is of the essence


7点不到,路过楼下咖啡店,想着时间还早,等会再来。

一直在等待,补完一篇博文,听了几段郭德纲扯淡,想着去喝一杯。

打烊了,已然9点已过。

想的时候觉得早,做的时候总是晚。
结局,大致如此。

Work Summary

最近非常忙,但一定要写,时间一长,哪怕不忘记,恐怕也没了记录的冲动。

1. supervise/supervision
除了“监督”之外,根据上下文可取“管理”之意。

2. on reasonable notice
“经合理通知”是常见说法,但意思不明确,什么叫“合理通知”?我认为应当结合具体上下文把意思说明白,比如:
  • 以合理的形式,通知某方;或者
  • 通知某方(须有合理提前量)
3. be update to date / updated
“处于更新/更新后状态”显然词不达意,至少不符合表达习惯。“符合现状”就很好。

4. xx shall submit valid invoices to the Purchaser for the Fees in arrears on a Quarterly basis.. The Purchaser shall pay to xx all amounts within 45 days from the date of invoice.
律师修改稿:……应按季度就累计拖欠的……

显然,in arrears翻译成了
“拖欠的”。这不对。

服务费有两种付法,一种是“先付费,后服务”,另一种是“先服务,后付费”,无论哪种情况,都有付费周期。这句约定的付费周期就是一个季度,在“先付费,后服务”的情况下,付的是下一个季度的费用,在“先服务,后付费”的情景下,付的则是上一个季度已经完成的服务的费用。

in arrears在这里表达的就是“先服务,后付费”,付费一定是发生在服务之后的,这能称为“拖欠”吗?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92年版)第1172页:
拖欠:久欠不还。
显然,只要在约定时间内支付之前的服务费,就谈不上“拖欠”。涉及“拖欠”恐怕就要根据合同违约条款来处理了。这个词组实际是指“欠付(的)”。因此,原句翻译可以是:
xx应按季度就累计欠付的费用向买方出具发票……
意思对了,但还可以进一步修改,把“欠付”的意思在上下文里清楚表达出来就好,而不必拘泥于一定要出现这个词,比如:
xx应按季度向买方出具上季度费用(的)发票……
说明一点,这里的“上季度”和“上一季度”意思一样,不像“上级法院”和“上一级法院”那样有所不同,因而“上一季度”里的“一”可以省掉。能省则省是我的原则。

4. the Purchaser shall deliver to XX the original or a certified copy of a receipt issued by the Taxing Authority, to which the withheld payments have been made, evidencing such payment.

律师修改1:买方应向XX交付向其缴纳代扣代缴款项的税务机关出具的收据的原件或经核证的副本,证明相应款项业已支付。

律师修改2:买方应向XX交付税务机关(向其缴纳预提款项)出具的收据的原件或经核证的副本,证明相应款项业已支付。

这句子难就难在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第一稿修改里的“其”指谁?根据意思看,是收税的部门,即后文的“税务机关”。“税务机关”还在后头,“其”从天而降,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指代不清啊。再者,把“税务机关”代入,短语就成了“向税务机关缴纳代扣代缴税项的税务机关”,谁纳税?这句短语简化下是“向A纳税的B”,纳税人是B,二A和B都是税务机关,因此短语实质表达的是“税务机关纳税”。这是什么逻辑?

第二稿修改里想到用括号是个进步,很长的说明性文字往括号里放能够起到梳理句子整体结构,使表意更清晰的作用。问题是,这括号里说得对吗?“向其 纳税”中“其”的指代没问题,问题是动作主语是什么?括号外头是税务机关,那么主语仍旧是“税务机关”,括号部分说的还是“税务机关向税务机关纳税”。那 么,如果把实际意义上的主语(买方)补出来呢?

“买方应向XX交付税务机关(买方向其缴纳预提款项)出具的收据的原件或经核证的副本,证明相应款项业已支付。”
至少括号里最后还得加一个“的”,意思才完整,但即便如此,句子还是不通顺。在坚持总体结构不动的情况下,我提个修改方案:
买方应向XX交付税务机关(即:买方缴纳预提款项的那个税务机关)出具的收据的原件或经核证的副本,证明相应款项业已支付。
“那个”固然使句子显得口语 化,但是却省不得,否则就成了“买方纳税的税务机关”,这是废话,因为税总是向税务机关交。为文体庄重计,怎么办?其实英文虽然写得很罗嗦,但理解起来并 不困难,从句说的无非是:你向哪个税务机关缴税,就要提供哪个税务机关提供的完税(收款)凭证——这,不是明摆着的常识么?难道向徐汇税务局纳税,徐汇税 务局还能给黄浦的凭证?可见,这从句压根不需要翻!

顺便再强调一遍,文章中多余的助词“的”要去掉,不妨大声朗读“
出具的收据原件或经核证副本”。感觉如何?是不是像幼儿园小朋友学说话?后两个“的”都该去掉。下面这个版本的意思就清楚了,不知诸位意见怎样
买方应向XX交付税务机关开具的代扣代缴款收款证明原件或经核证副本,证明相应款项业已支付。
5. The...JVC shall expire on the date falling 40 years from the Effective Date.
原译:……JVC在生效日后的第四十年届满。

the date fallinng 40 years from the Effective Date是指生效日四十周年周年日。“第四十年”呢?三十九周年周年日一过,就进入了“第四十年”。以2010年1月1日为例,从当天起满两个月是从 2010年3月1日之后,从当天起第2个月则是2010年2月1日之后。这两种说法可以整整相差一个周期!
必须得改:
……JVC自生效日起满四十年届满;或者
……JVC自生效日起生效,满四十周年届满
看似“忠实原文的”可以是
……JVC自生效日起满四十年之日届满
最直白的是:
……JVC有效期为生效日起四十年。
6. ... shall give at least 12 months' prior written notice to the other Party prior to the expiry of the Termination Date.

原译:
……在终止日前12个月内书面通知……
应该是
在终止日前至少提前12个月书面通知
换句话说,这是要求最晚通知的时候距终止日也得有一年之遥,更早通知则不论。而“终止日前12个月内”呢?终止日前一天都在范围之内!两者含义相去十万八千里!

7. The restrictions contained in this Clause are fair and reasonable, but if any such restriction shall be found to be unenforceable but would be valid if any part of it were deleted or the period or area of application reduced, such restriction shall apply with such modification as may be necessary to make it valid and effective.

模板内原译:
本条所包含的各项限制是公平且合理的。如果任何该等限制被认定为不可强制执行,但在删除其任何部分、或缩短其适用期限或缩小其适用范围后其可以有效,则该等限制应在经过为使其有效而必要的修改后予以适用

啥也不说了,直接改:
本条所述各项限制公平、合理。如果其中任何一项被认定为不可强制执行,但在对其作必要处理(即删减、缩短适用期限或缩小适用范围)后便可使之有效的,则在作必要处理后再行适用
再进一步:
本条所述各项限制公平、合理,若其中任何一项被认定为不可强制执行,但经必要处理(即删减、缩短适用期限或缩小适用范围)后仍可有效的,则作必要处理后再行适用
8. 疑问
arising out of、resulting from有何异同?

看到过有人把“arising out of, relating to or resulting from”翻译成“所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或由其导致的”。“所引起的”和“尤其导致”的是同义反复,如果英文原文两者没区别,翻译时候取其一就好,类似null and void,直接翻“无效”就成,不必为每一个词组找一个看似对应实则徒劳的译文。

[2010年2月10日有修改、补充]

2/03/2010

rounded down

财务报表里有个注释:Figures are rounded down to the nearest ¥1 million。

意思明白,说起来蛮困难的,"数据被下舍到最接近的一个一百万"绝对不能用。想了两个,后一个是前一个的改进:

1. 数据经过处理,百万以下部分舍去。

2. 数据经过处理,以百万为基本单位,百万以下部分舍去。

哪个好点?或者有没有现成的业内说法?我初步检索没有找到。

1/29/2010

After-Blackout Spirit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停电事故的影响,今天似乎有点小high,状态奇好,好多抽象名词都能想到不错的处理方式。小high配方:无伤大雅的意外事件+奶咖(咖啡牛奶比为3:7)

1/22/2010

杯具

刚做好,邮件到:

Just to let you know, the pitch has now involves input from a number of other offices which impacts on the time we will be able to get a draft to you.  It is unlikely we will be able to get a draft to you by today. It is more likely to be tomorrow  or Monday morning.  In addition, the draft I sent you yesterday has been extensively revised so apart from the back page, I do not think it is worth translating as yet – sorry about that, the lawyers had different ideas to the draft.

1/15/2010

不折腾

《参考消息》短新闻一则:
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日推出的《汉英大词典》(第3版),收纳了有时代特色的流行新词的规范译法,其中包括"房奴"一词。
我就搞不懂,那么多中文新词语,都是植根于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里的,有必要都去找个英文译文么?一个"不折腾"还要讨论无数次,本身不就是对"折腾"的最好注脚么!讨论的过程中都是国内所谓专家学者在鼓噪,没见过请老外出来谈谈他们对这些译文的理解。闭门造车地翻译"热词"有意义么?

1/11/2010

Upon or After

也是律师飞过来的句子,看似简单,但要说好并不容易:

Upon or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an Event of Default (违约事件) which is continuing, the Agent may….


江湖中的金山词霸派可能会给出酱紫的版本:

在或一项正在持续的违约事件发生时或后,代理行可……
我看了下,原文是在强调upon和after,那么试译如下:
若发生违约事件,并且违约事件仍在持续,则一俟违约事件发生,代理行即可……
律师朋友问可不可以用
"在该违约事件发生之时或发生之后"
我觉得不大好,当时的解释是:
"之后"肯定是对的,"之时"就是不大确切,因为啥时候发生不晓得,不可能做到发生"之时"咋地咋地。

upon是一发生就立刻行动,其实是 immediately after,也是after,只是把after的定位更精准,强调"一旦有,就可以××",用"一旦发生××,就可以××"的意思就可以把 immediately after和after都包括在里面,因为"刚发生"就能做××,那么"发生之后过一阵",当然就更能做××啦。
求拍砖

1/07/2010

港岛惊魂

下面这句看得懂吗?

对于担保代理行为上述目的而作为出质人的代理引起的或与之相关的任何责任,担保代理行不对出质人承担任何责任。


需不要就着英文理解下?

The Security Agent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liability to the Pledgor arising out of or in connection with its acting as agent for such purposes, except in the case of its gross negligence or wilful misconduct.

译文到底怎么出?

12/15/2009

科研了就去你妈的

《科技英语学习》是本小册子,内容最新的科技类文章,英文原文一篇,中文翻译对照一篇,略加注释。对学科技英语学习和科技、实用英语翻译而言都是好资料,杂志除了语法部分内容略显幼稚之外,整体不错,尤其是汉语翻译,那一篇篇翻下来可是要真本事和真人手的!时间精力不容小觑,总体译文质量上乘,可见杂志和译者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没想到2010年开始杂志改成了《当代外语研究》,根据自己的宣传,是"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期刊,主要发表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言哦是研究、语料库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鞥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看了这介绍,我就没兴趣了。少了一本实在的刊物,多了一本"科研"期刊。科研么,懂的,就是满篇术语不知所云,或者是长篇大论,论证"翻译要仔细"之类的东东,给评职称、涨工资的人往上爬的阶梯和自留地而已。

《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里头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比重还越来越高,于是这两本杂志我明年都不定了。因为我可不愿意花钱听一群顶着博士、教授头衔的白痴吹牛——这帮家伙理论一套一套吓唬人,偶尔见到举例的,那形状非常吓人,哪怕是《中国翻译》最后的翻译指导,有些自以为是的导师给出的"参考译文"在文字上也是狗屁不通之流,遑论美学欣赏价值。(史志康老师的几次点评还是很好的,从字里行间读得到他的激情,能想象他讲话的样子)。

杂志科研了,"理论水平"上去了,我省钱了.

12/11/2009

你有知晓吗?

请摸着自己的PP问,看得懂标题说啥哇?

阿拉的翻译出来的合同里有这样的结构,真是现代汉语实践的"伟大创新"。

** shall be entitled to bring a claim under Clause 9.1.1, notwithstanding any knowledge of ** relating to any matter specified in Clause 9.1.1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any knowledge obtained as a result of the due diligence conducted by ** on the Company)

不论××就第9.1.1款中的任何事项是否有任何知晓(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对公司的尽职调查而获得的任何知晓),),××仍有权根据第9.1.1款提起索赔。

词组:
1. 就……有(任何)知晓
2. 获得的(任何)知晓

句型:
1. 不论……, 仍……

11/16/2009

If any & "as the case may be"

先各举一例

(1) LL shall not unreasonably withhold any required approvals for the transfer of those employees, if any.

(2) This power would be helpful to the extent that the foreign court judgment was capable of enforcement against those assets in England or Hong Kong as the case may be.

第一句的“常见”译法是:
LL不得不合理地拒绝给予为该等员工的转让的要求的各批准(若有)。
if any是起到“兜底”的作用,意思是需要批准的,则谈批准,不需要的,则不谈。这实质上不就是一个条件么?并且重点是满足这项条件的时候该如何操作。至于 没有满足这项条件的时候该如何操作,在本例里根本不用说明。既然是条件,就翻译成条件句,法律中的条件句最常见,典型句型便是“(如果)……的, (则)……”,我这样翻译:
转让员工需要批准的,LL不得无故不予批准。
我看到的第二句译文是:
这项权利将会是有帮助的,前提是外国法院判决能够针对英格兰或香港(视情况而定)的资产强制执行。
句子其他部分通顺与否暂且不论,as the case may be这里指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在英格兰或香港之间做选择,谈英格兰的,那么就是英格兰,谈香港的,那么就是香港。

汉语表达里,“甲或乙”本身就是一项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或“取适用者”是其中应有之义,不用劳什子用括号在后面加个尾巴,不伦不类。

其实,英语表达里,这个尾巴又何尝不是法律或者某些技术文本里特有的“累赘”呢?我的观点是根据具体场合,对as the case may be大可以采取“不译”的策略。
 

11/06/2009

那些房事

看到自售房信息一条:

竹园新村335弄1支弄的房子,是离世纪大道站最近的房子了. 1楼,朝东,无天井.2004年10月装修.老板牌厨具,能率热水器,当时用于结婚的新房面积52.99.这一带的市场价是2.3万左右.我的到手价是 115万,由于房子已满五年,且可申明是唯一住房,因此,您的税费应该只是最基本的.
有诚意者可站内投条给.中介勿扰.

1楼但没有天井,朝东,53个平方建筑面积,总价115万,不包括税费。假设税费5万,房子就是120万。120万就可以买"离世纪大道站最近的房子"了,还配上2004年的装修。

你会买伐?

我绝对不会。

对 于购房,向来有两种观点,一是地段优先,二是舒适优先。我属于后者。房子是要住的,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室内的,房子和小区本身的情况尤为重要,远超过所谓的 地段,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周边的交通配套。我谈的交通配套,是指公交(公交车和地铁)为主,其他为辅的配套。也就是说,如果房型、房子质量、舒适度和小 区环境不错,加上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在我看来就是可以考虑买进的房子(负担得起是先决条件,不赘)。

有观点认为一定要市中心地段,诸如静 安寺、淮海路、徐家汇之类,才是便捷生活、"有质量生活"的保障。下班逛逛马路,走着走着就到家了,多好。似乎是,如果是宽敞房子的话,要是走着走着走到 50几个平方的屋子里――从小住的不论,我谈的是为了结婚特地买的50几个平方的屋子――除了心理上的满足感,还有啥爽的?偶是不理解。

出门就是南京西路,南京西路就是你的了?出门就是淮海路,淮海路就是你的了?出门就是黄浦江,黄浦江就是你的了?只有自己关上门那一亩三分地才是自己的。

出门就是久光,就有面子了?出门就是世纪大道站,就有面子了?真正的面子是自己的小日子。

买 得起市中心50几个平方的,完全可以买远一点,买好一点,尤其是有地铁的情况下,几站地铁之遥便是同样价格买面积翻倍小区周边环境更适宜居住(为居住环 境,而非商业环境)的房子,甚至还能匀出买车的钱来!对于我这种对自己买车开车兴趣寥寥的人而言,买车的钱打的可以打得很爽了吧。

比较下 我日前在昆山看到的某二手房,79平方,5米层高,中等新装修,45万+中介费搞定。120万-45万=75万。75万怎么用?可以30万车一部,司机一 位(算年薪5万),到上海办公区也就40-50公里,就可以享受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办公室干活泡茶,到家谁爽谁知道的状态了,还余40万。有人说了, 你这样上班路上堵堵不方便呀,那好,40万在上海地铁方便的小区借套房子,周末开30万的车晃晃,3000一个月,可以借多久?如果30万不买车――昆山 到上海火车也很方便,几乎随到随走,15分钟动车车程,20分钟普通车车程――另外投资一套房子,等着收租金和日后收益,又是怎么一笔账?

再 按照贷款买房的方法算,115万的房子,按照首付20%算,加上中介税费等等,得有30万现金才能入手,还不谈04年的装修是不是还要改动。30万现金拿 出来无所谓的,暂且不论,有30万现金的,昆山房子20%首付加税费15万绝对搞定,手头可以多余15万现金,可以干很多事,包括为父母自己疾病意外之类 做个保障。

买那个世纪大道的老房子,尤其是买来结婚的,实在是……加大剂量是唯一办法。

谈 到房事很难不谈到婚事,所谓"婚",按照郭建的考证,就是"昏",就是太阳落山以后去带人回家。用到现在大概也契合结婚需要冲动的说法,冲动者,头脑一时 发昏也。"昏"也不是随便"昏"得的,得有场所,用经典的话说叫"一个小窝而已",个么这就是所谓的"刚需",是传统也是现实。比照传统,参考现实,"有 人说"备好婚房是男人的"义务",即便房价高企,"天降义务"不得豁免,但具体座落方向尺寸,必须得到对方批准,这便是"尊重"。

概括讲,大致就是,出钱出力为义务,动嘴乃权力并权利,如此,各种奇闻轶事,层出不穷,或妙趣横生,或涕泪横流,或感人肺腑,或令人扼腕。为今后多少写手留下多少爬格子的好材料,又为如今《老娘舅》和《阿清讲故事》提供了多少生动的好图景!

假 设结婚是场大戏,双方便是演员,双方父母(目前看来尤指半边天一方父母)更是导演,随时可以喊NG。NG重灾区是房戏,没有,NG。太老,NG。太 小,NG。地段不如意,NG。不靠近半边天一方,NG。要跟男方父母合住,NG DOUBLE。这还只是实体上的。程序上的也有,表态不买或者买不起的,NG。根据自己需求但与导演需求不重合的,NG。随便你们怎么样,反正就这点米, 你们爱咋咋地的,NG ABSOLUTELY!为啥?态度不好!

"你可以没有钱,你可以没有房,没有车,但你绝对不能如此态度。"
"我真要是喜欢有钱人,我会和你在一起么?"

演员也很入戏。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照办,义无反顾并态度诚恳。

如此,婚事多半是房事,往往成昏事。本着降成本、少争议、息诉止讼的出发点,为各方利益计,律师、会计师、审计师、柏阿姨、阿庆者应当早介入、早出意见、早帮忙。和谐盛世,岂有为房事所扰之理?

11/04/2009

常识先生在哪里

贴一段,对内容本身先不说话:

零食:零食食品(通常叫做零食)被认为是一种不作为正餐而食用的食品,是一种用于缓解正餐之间饥饿感的食品,为人体提供短暂的能量供应。零食一词还特指正餐之间完全为满足味觉而食用的食品。零食包含广泛的产品,例如巧克力、糖果、口香糖、蛋糕、压块干粮、饼干以及其他甜味或咸味零食。

中学生做的我会鼓励下,解除翻译工作本身的束缚,如果大三学生做的,我会让他重新过一遍,不看原文。如果是律师做的,我对律师中文水准表示遗憾,他们不自觉受西化语言影响太大了。可这是翻译做的,"专职"有好多年经验的翻译做的,我只能说――这个行业大概不适合你。

10/29/2009

动动脑筋又不会怀孕

1. 不存在将适用于目标实体的任何上述税务申报单的法定诉讼时效延长的未完成协议或豁免。

2. Where the English wording of this Agreement is followed by a German Legal Term in brackets and in italics, the German Legal Term shall prevail.

如本协议中的英文词汇后的括号内紧接斜体字的德国法律术语,以德国法律术语为准。

3. This Agreement shall be governed by and constru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excluding its conflict of laws principles.

本协议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律管辖并依其解释,不考虑法律原则的冲突

能做出这个版本的绝对是人才,一眼能看懂的更是人才,不看英文就能看懂的是人才中的人才,法律行业外的不看英文就能看懂的是神仙!


我要说:不知道的东西就去查查资料,不顺的东西就多动动脑筋,查查资料、动动脑筋又不会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