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2006

Marine English

做一份运输物流服务协议,法律的东西还没有碰到多少,倒是撞见不少海运方面的术语。倒霉的是这些术语还往往都是看似平常的小词汇,在专业文档中摇身一变就是完全不同的含义。与法律术语还不同,这些词汇并非生活中常用词汇的引申含义,都没有办法猜意思。唯一的办法就是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查过来,根据上下文反复尝试。今天到现在为止累计干了有八个小时了,居然只做了几页而已。

隔行如隔山,不服不行。

话也要说回来,这些词汇平时接触机会很少,接触到了认真去学习的热情也不高。能够有一个逼迫的环境,让自己静心推敲其中一小部分,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仿佛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要是可以在家里干活就更好了――其实,这几天也没有其他事情,在家里干活的效率肯定比坐在单位里软绵绵的椅子上受着残留装修气味的"熏陶"的工作效率高得多得多。

10/16/2006

大家来找茬

上海日报网络版最近动作很多,继前一周推出了Live in Shanghai之后,昨天又推出了校园频道(Campus)。在校园频道开通的同时,一项对公共场所公示语进行有奖纠错的活动也同时拉开帷幕。当然,说起来是针对世博会的。其实,北京针对奥运会而展开的类似活动早就有一阵了,中国日报的公示语纠错频道也开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总算,本地的英语报纸也跟上啦。

上海各地的错误很多,我本人没有数码相机,所以从来只是看见感觉好笑奇怪,最多拿来批判思考一番,很少拍摄下来,来个"有照为证"。这次是个机会,我打算开动我的"傻瓜机+扫描仪"组合来搅和一下。

在还没有开始拍摄之前,我只能先对网站本身下手……

为了取证,先截了屏。如图:

我用红色和绿色的点表示有问题的地方,红色表示拼写之类硬伤,绿色表示格式错误或者语用上可以商榷的地方。

首先,看左边的号召大家参加活动的英语,signs和in之间显然应该有一个空格。

第二,这句: Your participation will be much appreciated if you can send us any photos of mistranslated pubic signs. 由于活动的内容就是让大家把错的拍下来然后寄给网站,如果能配上参考译文就更好。因此, participation指的就是参加活动,就是包括拍摄和电邮照片。如果没有拍摄也不电邮照片,那么就没有参加活动,那么就不构成participation。所以,后面的条件从句"如果你能把照片发给我们"就是多余。整个句子把后面的if从句切掉就很好啦。

第三,看右边。栏目的名称是"Sense and Simplicity"(注意大小写和中间的and),而不是"sense & simplicity"。尽管两者不会有任何歧义,但是同样一个栏目的名称怎么可以有前后不一致的写法呢?另外,作为栏目名称也就是应该大写的。因此,这个地方要改。

第四,"please include you name"中显然应该是"your name"。这种属于电子词典无法发现的拼写错误。要罚钱的!

第五,"指出错误"用"where the sign is mistranslated"显然不妥,改成"how the sign is mistranslated",或者就说"what the mistranslation/mistake is";

第六,"禁止抄袭"用"No plagiarism is allowed"固然意思不错,只是对于抄袭这样一件令人深恶痛绝的事情而言,语气还不够重。用"Plagiarism is strictly forbidden"如何?

第七,"Give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submissions, the winners will receive a small prize provided by Shanghai Daily and one candidate will be chosen as our Top Star per month."这里写得也非常奇怪。中文的逻辑应该是"根据来稿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优胜者,再向优胜者颁发奖励",这里的英语译文就没有把潜在的"先评选,再颁奖"的逻辑体现出来。另外,由于前文已经提过"每月",这里再次强调"每月"略显多余,就算要用也要用every month好过 per month――尽量少用拉丁语啦。改成:"Give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submissions, the winners will be selected from all the participants and will receive a small prize provided by Shanghai Daily and one candidate will be chosen as our Top Star per month."
最后,这段东西写得很不到位,建议修一下。

再后,也欢迎对本文拍砖!

出错截图/screen print

10/14/2006

新闻晨报:不要瞎三话四

新闻晨报如此报道:

 新闻晨报:轨道交通世纪大道站(原东方路站)本月底恢复使用,届时轨道交通2、4号线可在世纪大道站实现同站换乘,改变了原来2、4号线之间换乘一定要到中山公园站的不便,不但节省了乘车时间,相关线路的换乘票价也有望随之下降。

  一名地铁乘客要从东昌路站到浦东大道站

  ●开通之前:先乘坐2号线到中山公园站再换乘4号线到达浦东大道站,近乎走了一个"α"形线路才能抵达目的地,票价为5元。

  ●开通之后:乘客只需从2号线东昌路站乘坐一站路到世纪大道站换乘4号线,再乘一站可抵浦东大道站,全程只有2站路,预计票价为3元。


看上去挺"正常"的新闻吧。仔细推敲一下这个记者举的例子"从东昌路站到浦东大道站",从图上可以看出,两站路间就这点距离,即便不乘坐地铁,走路也就10来分钟,坐公交车也就两站。我想但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决不会去实践"2号线到中山公园换乘四号线"的路线的。而且,这个记者自己也写"近乎走了一个'α'形线路才能抵达目的地",但是他就是能对自己的明显错误毫不自知,继续用这种滑稽例子写成新站建成对交通的一大利好消息。毫无生活常识,毫无调查取证的记者敬业精神?另外,编辑周末休息了?编辑也是白痴么?

平时看报纸的最直接感受就是:现在本地中文报纸的记者编辑素质真是一塌糊涂。但凡是本地记者采写的城市新闻都充斥着事实错误、逻辑错误、语法错误。既没有揭露社会黑幕的能力和胆识,还写不好社会民生。现在网络发达,获得信息的途径非常丰富。这种劣质报纸除了当传声筒、养活一群混日子的记者、编辑和校对还能干吗?

都不知道现在的中文系、新闻系都怎么教的。

map

10/13/2006

复旦门口的外文书店

这要追溯到谢希德时代
当时翻阅外文资料书籍非常不方便
一是国内外文资料匮乏
二是国内对外文资料的审查很严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
复旦大学需要最新的学术资料
当时上海有进出口图书权最好的就是福州路上的外文书店
就与之联系
双方约定:复旦出土地和部分资金
外文书店在复旦校门旁边建造一个书店,也出了一些水泥、钢筋等部分材料
当年计划经济,要搞点水泥钢筋都不是容易的事
外文书店将能够搞到的最新外文书籍、资料、期刊等放在书店出售
而复旦也告别了找不到资料的苦
在当时环境下
复旦广大师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泡在外文书店里面
好比上海第一条地铁建成
大家都抢着去乘一回
的确,复旦的市场很大,外文书店在这期间也赚了很多钱
楼主说的没错
外文书店成了复旦的一部分
2003年中环线要建设
需要拆除房屋
在和外文书店谈判的时候
提到要向政府索要赔偿、损失费、员工安置费
动迁公司认为土地是复旦的
土地上的房屋自然也是复旦的
要赔偿损失也只能赔给复旦
外文书店是借复旦的土地房屋经营
这个事情弄了很久很久
原先的邮局、银行、收发室都已经拆迁
但外文书店就是不搬
中环线的地道已经挖到门口
工期迫在眉睫
外文书店强调当初是复旦请他们进来的
建造时他们也出了一部分材料
为复旦最缺乏外文资料的时候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而复旦则认为
外文书店从来没有向复旦交过房租
现在动迁了复旦的土地
土地赔偿金却要给你外文书店是不可能的
复旦有土地证(当时土地证和房产证是分开的,即谁有土地证,土地上的建筑所有权就归谁)而外文书店什么证也没有,如何证明是你的呢?
而且2003年的时候
网络已经非常发达,周边书店漫山遍野,各种外文资料随手可得
外文书店打则复旦的牌子经营十几年
现在已毫无优势可言,不再是独家经营
经过长达半年左右的艰苦谈判
好像是将政府的赔偿金全部给了外文书店(本来他们的要求是赔偿金之外等中环线建好再安排房间安置外文书店,他们可以交房租)
了结这段恩怨
除了安排和师生息息相关的银行邮局收发室之外(为了百年校庆接待校友,又安排了礼
品屋)不再安排外文书店和其他经营性质的房间
而且要签租赁合同(与外文书店是当年的双方高层友好互助之举,没有租赁合同,而现
在人事变动极大,人事已非)
从此,当年的外文书店现在搬到别处
成为一段历史
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来源:复旦bbs

10/12/2006

A lihua poem

She's away
Her mobile stays
Singing, singing and singing
Aloud
From time to time
Making me feel
Lousy, lousy and lousy.

It is
Undoubtedly
Ill-mannered
to let your doggy
Barking, barking and barking
Making neighbour
Uneasy.

It is defintely
Much easier
to rein a dead mobile
than a mad dog.

WHY
NOT
DO
IT
?

10/10/2006

和蔼可亲的徐汇区外经委的阿姨

今天去徐汇区外经委提交上次没有提交完整的文档。所谓"上次"已经是两个多月之前的事情了,那位负责的阿姨说,还需要提交几份文件的原件,有的需要一式两份,有的只需要一份。好不容易准备齐全,今天到了那里,她小小地咨询了一下同事后,告诉我,原件都不需要,但是所有的文件都要一式两份。她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一样地和蔼可亲。我很庆幸:没有说要多加文件。我很庆幸二:我不是从外地赶来的,多走一遭也无妨。

徐汇区政府机关大院里没有复印的地方,像浦东工商局那样1块钱1张纸的"复印服务"都没有。

索性回单位,请秘书帮忙复印搞定,现在再去。

今天也算空,大部分计费时间都在这家客户这里了。客户挺倒霉,因为公仆的几句话,或者一个闪念,就要多交万把块律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