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0

小布尔什维克情调

偶尔翻到《TIMEOUT上海》,感觉是时尚杂志里比较实用的那种,各种类型的吃喝玩乐文艺处所都有,有不少好玩好吃还性价 比不错的地方。对我来说,是找少人问津的咖啡馆茶馆的好帮手。

瞥见一段,我差点把茶水喷在杂志上。现在把网页版原文这一整段贴过来:
  • 在田子坊玩文艺
  • 田子坊不愧是小资和伪小资流连忘返的地方。你总能看到那些为了小布尔什维克情调而在弄堂间鸽子棚一样的小店堂里点杯饮料的"上海朝圣者",桌子上摆一台单 反一盆花,一拍就是一个下午;或者点个甜品吃上一天,用英文夹杂法语和朋友说话,反正别用中文,要说也要装得生硬些。
这段话的主旨还是蛮精到的,是IB精华所在,原汁原味记录IB样。让我几乎喷水的是――小布尔什维克

大概是
作者写IB写亢奋了,不知不觉进入角色也开始I。未料 到,这下I失败了。相信她脑子里想的应该是小布尔乔亚(petite bourgeoisie――法文了诺),布尔什维克是俄国佬的东西,是俄共前身,苏共的爷爷,敏感词的老师,那是以消灭大小布尔乔亚为奋斗纲领的一众人。

5/27/2010

" 装修", Decoration, Remodelling

昨天看到有人用"decorating and reparing""装修",repairing当然是亮点,但我对对 decorate (decoration)并无太多想法。

杨杨同学告诉偶有remodel的用法,两者的区分是decorate只是"小弄弄
",remodel才是"搞搞大"。之前,我对remodel的印象只是望文生义认为 是"重新整",如果要用到装修的概念,则是"拆旧装修"。

鉴于吃饱了闲着,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查了Webster
  • Remodel: to alter the structure of: REMAKE
  • Decorate: ... 2. to furnish with something ornamental.
查了英汉大词典
  • Remodel:重新做
  • Decorate:vt. 1. 装潢、装饰;2. 粉刷;油漆;裱糊;...4.施彩于(器皿等)vi. 装饰
还查了"现汉"
  • 【装潢】【装璜】:1.装饰物品使美观(原只指书画,今不限);2. 物品的装饰。
  • 【装饰】:1. 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2. 装饰品。
  • 【装饰品】:专为增加美观的物品。
  • 【装修】:1. 在房屋上抹面、粉刷并安装门窗、水电等设备;2. 房屋工程上抹的保护层和安装的门窗、水电等设备。
可见,"现汉"(78年版)中"装潢"、 "装饰"的释义与Webster(11th)里对decorate的解释在内涵和外延上几近一致,而"装修"相比"装 潢"要更"动筋骨",其意义更接近remodel。

但,这是1978年版的现汉。在如今(2010年)的实际生活中,我们用"装修"表达的概念往往包括了上面提到的"装潢"和"装修",也就是说"装修"的 内涵扩大了。

"装潢"如今也不仅仅限于"表面功夫",比如在谈装修合同时,"装潢公司"和"装修公司"几乎是同位概念,而在提到施工现场时,"装潢公司"几乎是"装修 队"的"更优雅说法"而已(类似于euphimism,"装修队"似乎更粗鄙点,"装潢公司"似乎更"堂皇"些),只有在谈到"室内装潢"的时候,语义才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汉1978的解释。可见"装潢"的含义扩张了。

"装饰"的含义变动不大。

问题来了,在翻译过程中,decorate用作"装潢"的天然译名固然不错,从"装修"翻译到英文时就要仔细斟酌了,如果只是撕
撕墙纸,换个灯罩,重刷油漆之类的"简单装修"("表面功夫"),那么 取Decorate(decoration),如果还要开槽布线,甚至敲墙打洞,那么decorate恐怕词不达意,要用remodel,那怕开、布、 敲、打只搞一点点,也要用remodel,大不了再加限定词修饰,诸如do tiny, a little (bit), remodelling。

语言流变发展,词义内涵外延如某些女星的××时大时小,母语和外语皆是,同样的表达不同年代取词还有所不同,这是译者的麻烦和乐趣源泉之一吧。

注:我手头没有更新版本的现汉或者其他汉语工具书,如果看官有更新的资料,可以给更精确的解释,还请不吝赐教。

5/20/2010

再论BU译名

BU=Business Unit
中文翻译如何取舍?
  1. 业务单元
  2. 业务部门
  3. 业务部
  4. 事业部
"业务单元"是×山词霸派(简称"山霸"或SB派)的"习惯性流出"版本,他们脑海里永远是英汉字典第一个义项,除此之外是无尽的虚空。

我认为"业务部门"是与诸如"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等"其他
"部门相对,而"业务部"是指具体的负责某 一类(或者某一大类)业务的部门,比如"通信业务部"、"服装设计部"、"脑残治疗部"、"常识普及部"等等。至于"事业部"似源自日语汉字(求日语达人 贡献),常用搭配是某某事业部(如移动通信事业部)与某某业务部的意思并无二致。"事业部"和"业务部"的"部"可大可小,大的可以指某集团公司的此类业务全体,由多个下属实体甚至公司 组成,小的可以就是一个办公室,几张桌椅,几条枪。

可见,"业务部门"相对"业务部"是一个更上位的概念,是相对于"非业务部门"的概念。如果同时谈审计、财务或者企业其他运作机关,那么相对应用的应该是 "业务部门",而如果是谈具体的业务部门下细分的各(大)业务门类,则应该用"业务部"或者"事业部"方为贴切。

有人提出"业务部门"优于"业务部",因为"业务部门"能够包括公司,而"业务部"不能。我认为这种说法片面,而这位在提出上述论断时也并无分析和证据, 只是"因为这样,所以那样"的论断。恕我无法接受。

这位也没有听说过"事业部",因而无法接受"事业部"的提法。这便令我有几分无奈了,没吃过猪肉,该见过猪跑,再没见过猪跑,总该听说过猪脑子吧。近在眼 前却视若无物,浑然不知,真是辛苦辛苦!做翻译的,信息
摄入量 畸小,恐是穷途末路了罢。

此事下文:打电话问律师,以律师方案为准。

律师是法律专家,理应但未必如今事实上往往不是语言专家,遇到法律之外的译名唯律师马首是瞻,放弃自身思考、研究,听不近他人详细意见。一方面觉得自己是 "领导",你们说的我认为不妥就是不妥,哪怕并无充分理由,另一方面觉得律师决断一切,他们说啥就是啥,哪怕是语言问题而非法律疑难。
呜呼!如此这般,译者担当何在?独立精神何在?尊重何在?

愚见如斯,更求生产型、服务型企业的童鞋来解疑答惑,如 有支持者,幸甚,如有凭据驳斥者,大幸!

5/19/2010

BU是啥?

Business Unit的简称

一个BU下面可能涉及众多实体,包括公司性质的实体,从事某一大类的业 务。

中文怎讲?

我用了业务部,有人改成业务部门,理由是"业务部总是不对,业务部门才能体现BU下面有很多公司的性 质"。

我回复:如果要体现"下面有很多公司的性质","部门"和"部"有啥区别?增加一个"门"字并不能达到你认为原本没有达到的目的。 "业务部"在商界可以指称小部门,也可以指称上下文里提到的大块头,或者换用"事业部"也可以。

"事业部?这个恐怕大"过头"了吧?好像 没听说过。"

"怎么过头?这个词很常见。"

"这样吧,我问下律师。"

"可以。律师爱用啥用啥,但业务部 和事业部绝对不错。"

不用谈多少渊博,有点起码的见识是从事这行的底线。但面对一个连"事业部"都没听说过,对文字没有把握,对普通文字 取舍都唯律师马首是瞻而无自己判断能力的人,说再多似乎都是徒劳。

我有义务教中文基础么?我有义务教翻译常识么?我有义务叮嘱多看多读多听多见识多思考么

懒得跟老外罗嗦了。

5/18/2010

随心换

...
any Government Authority issues, promulgates or enfoces any law, regulation, rule, policy,order, or notice that prohibits any part of the Transaction.
  1. 任何政府机关发布、颁布或执行任何禁 止交易任何部分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命令或通知;
  2. 任何政府机关发布、颁布或执行禁止交易任何部分的任何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命令或通知

1和2的区别在于修饰"法律、法规……"的"任何"的位置,我一般采用2的方式,认为修饰语与修饰对象更近,表意更准确,避免歧义。

英 文原句是定语从句,理论上英文可以从句套从句套下去,修饰成分可以无限长,如果中文翻译也跟着英文走,用长定语修饰,必然会产生曾经被侯宝林讽刺过的那种 欧式中文。中文定语往往是"……的",长定语的话,就是一串"……的",余光中批过的"的的不休"由此而来。在我看来,除非为文学效果计,"的的不休"仿 佛是牙牙学语的小童要说话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句话就已经到了"的的不休"的临界点――连续两个"的"了,修饰对象又长,读起来已经多有不爽。幸在中文句 式灵活,稍加调整便是,小菜一碟:
想不想把话说明白,想不想让读者看明白,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作者、译者的主观态度。看得到看不到是水平问题,看到不动是态度问题,看到不动还振振有词可能是RPWT。酱紫。

哲学问题

  • 每一股东应确保其在第4条项下应遵守的各项限制不应由其通过转让股东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控制人的表决股权的 直接或间接、法定或实益权益从而转让股权的间接实益权益的方式被规避。任何该等转让是对本协议的重大违反。
英文原 文有改动,这样的句子我倒是改还不改?翻译的功能是啥?语言转换,让看不懂原文的人能看懂,这上面的译文实现翻译功能了么?如果没有,这样的译文算什么东 西?做这样译文的人是什么心态?经手如此译文但觉得接受的人群又是什么想法?我每每看到这种句子就想骂MLGB的心理状态如何?

我觉得这是哲学问题,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酱紫。

5/14/2010

Google日历的邮件提醒

不爽的是标题,如果当天没有安排,提醒邮件的标题就是
  • "今天您没有安排一定的活动。"
典型的"看得懂,但不是中国话的中文"。

其实邮件正文写得蛮好的啊:
  • 您今天(2010年5月14日 (周五))没有安排任何活动
标题 也用"没有安排任何活动"或者"没有活动安排"就好了。"一定的"一定多余、累赘,是词霸译派的杰作。

我决定设立邮件规则,过滤标题为 "今天您没有安排一定的活动"的提醒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