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the headline goes
1分钟前接到电话,周末可能还要加班(20:28)。08财年的日子又回来了吗?上班、下班、加班,中间穿插跑步或者晚饭。午夜时分一个人上出租,告诉司机目的地址之后就躺到在后排座位上。
我很喜欢夜里躺倒在后排座位上,从狭小的车窗里随着车行仰望周边的景象。有了夜色的笼罩和路灯的晕染,似乎一切都变了些形状,熟悉而陌生。我总是关照司机要走静安寺地面,不要走南北高架,因为我不喜欢。南北高架两边是密布的大楼,从后座望出去,仿佛是乘着小飞机穿梭在怪物阵里(新学了一个词,这个动作叫 weave,表示这个意思时还是规则变化),诡异冰冷得可怕。
无论走哪里,手里大致是会把玩手机的,些许期待来自某个或者某几个角落的消息或者电话,又些许什么都不期待,因为已经而且必须习惯一个人隐于市。如果司机师傅不是喜欢主动说话的人,我大致会在同一首歌的音乐里忘记了时间和方向,很奇怪地,这个时候我总希望车开得慢一点,好让暂时无所依也无需依、无所想也无 以思想的感觉好长一点。这大概也是我不喜欢开车的原因之一,因为开车时头脑手眼皆受束缚。
2008年春天到2009年5月,两个五一、国庆、圣诞、新年、春节,还有无数周末,我都是加班度过的。这样的日子又来了吗?愈忙事越多,看了下,手头要处理的事情好多,辞典、剧本、旅行准备,当然还有很多要看的期刊和专业书等等等等。
今天突然有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跳出来问我:"朋友,什么时候结婚?"我一句话回过去,发现早就下线了,忙了都没看到新消息。我回的是:老兄,脑子坏特勒是伐?
我是生活的悲观主义者,践行生活的乐观主义者。什么事想透了,便也不过如此,便也没有不微笑对一切的理由。人生就是生老病死,一个人是自由,两个人以上是 责任和关怀。面对过曾经朝夕相处的人一去不复返,不止一次面对过,之后便想得很明白:工作如果没有乐趣,便知是机械劳作。工资高低不过是个人努力、行业机 遇、运气的三结合,无他。物质丰俭只是生活可调剂程度的多寡。只是,只要你父母亲人有一个身有小恙,生活便顿时黯然几分。很多东西的去与留只在一线间,一 分钟前与他吵架,一分钟后一场意外就可以让你和他阴阳两隔,之前的争吵一文不值。一分钟前高歌猛进,一分钟后一切归于死寂。一分钟前键盘飞舞,一分钟后文 字成为最后的祭奠,好比我手机里孔佳的音乐,也未可知。于是,作为一个人,能活着,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活着,不痛苦地,便是最大的幸福,这是生活的原味。 我烧菜很少放油,不放盐和糖,我喜欢苦瓜,那是食物的原味,于是跟伙伴们出去吃什么我都觉得是不同的精彩滋味,怎样都是快乐。
下班了,就涂到这里,谢谢关心我状态的朋友们。有些事情不是突然爆发,厚积薄发、思定而行,偶很好,真的~
8/14/2009
8/05/2009
Headline Sucks
今日《新闻晨报》头版头条标题:克林顿突访朝 金正日摆晚宴。
我看完标题就觉得"克林顿突访朝"非常不舒服,语句似有问题。这个意思有这样几种表达:
1. "克林顿突访朝"
2. "克林顿突然访朝鲜"
3. "克林顿突访朝鲜"
4. "克林顿突然访朝"
5. "克林顿突然访问朝鲜"
第五句是完整句子,1-4都是它的缩略,其中,我觉得1和2很别扭,3和4很顺。纯语感,并没有具体的道道。跟马丁交流了一下,他的意见是"标题很多时候受地方限制"(我理解这里"地方"是指可以利用的空间),而且"如果以标题来看也凑合"。我同意他的观点。
刚才搜出了整个标题,结合"金正日摆晚宴"来看,我觉得既然标题后半部分是动宾结构,并且是一个字动词加两个字宾语,那么前半部分也可以想办法起个对仗 的,比如"克林顿访朝鲜"。"突"不"突"不需要在文字里表达,因为之前没有铺垫,今天晨报突然来这么一条,本身就是"突然"的体现。另外后半部分"晚宴 "是偏正结构,而"朝鲜"不是,这点倒是没有办法了,毕竟还不是严格地对对联,至少"克林顿访朝鲜"在语感上比"克林顿突访朝"好多了。
不知道大家看法咋样,至于其中的道道,马丁说"你觉得怪是因为主语长,谓宾短,头重脚轻"。似乎是的,有学理上详细的讲头么?
我看完标题就觉得"克林顿突访朝"非常不舒服,语句似有问题。这个意思有这样几种表达:
1. "克林顿突访朝"
2. "克林顿突然访朝鲜"
3. "克林顿突访朝鲜"
4. "克林顿突然访朝"
5. "克林顿突然访问朝鲜"
第五句是完整句子,1-4都是它的缩略,其中,我觉得1和2很别扭,3和4很顺。纯语感,并没有具体的道道。跟马丁交流了一下,他的意见是"标题很多时候受地方限制"(我理解这里"地方"是指可以利用的空间),而且"如果以标题来看也凑合"。我同意他的观点。
刚才搜出了整个标题,结合"金正日摆晚宴"来看,我觉得既然标题后半部分是动宾结构,并且是一个字动词加两个字宾语,那么前半部分也可以想办法起个对仗 的,比如"克林顿访朝鲜"。"突"不"突"不需要在文字里表达,因为之前没有铺垫,今天晨报突然来这么一条,本身就是"突然"的体现。另外后半部分"晚宴 "是偏正结构,而"朝鲜"不是,这点倒是没有办法了,毕竟还不是严格地对对联,至少"克林顿访朝鲜"在语感上比"克林顿突访朝"好多了。
不知道大家看法咋样,至于其中的道道,马丁说"你觉得怪是因为主语长,谓宾短,头重脚轻"。似乎是的,有学理上详细的讲头么?
8/04/2009
副教授惊魂
某副教授翻译某字典初稿,我来帮忙做校对,看得我眼泪哗哗的,偶举两例:
US Copyright Office译作美国著作权办公室。
US Copyright Office译作美国著作权办公室。
spillback n. the full or partial blockage of an intersection by one or more cars that don't make it through before the traffic lights turn red. 回堵(十字路口有一辆或多辆车造成的完全或部分堵塞,在交通灯变红灯前不能使交通顺畅):Spillback is caused when a queue from a downstream intersection uses up all the space on a link and prevents vehicles from entering the upstream intersection on green. 车流占据一个方向的交通线上的十字路口,使另一方向的车流即使在绿灯时也不能开,这种现象叫回堵。
这位英文副教授英文好不好,反正是副教授,中文好不好?反正我没看懂她给的译文。可以肯定的是副教授一定缺乏生活常识,或没有见过spillback的情景,也大概没有用功,网络上搜一下,找到更精确的定义也不难――更何况,这个词条(包括其他很多词条)的解释、例句就是抄下面这个网站的:http://www.wordspy.com/words/spillback.asp"As of late last week, that question was probably on the lips of 6,552 drivers who had been caught on just three days in the city's latest crackdown on the scourge of gridlock, or what traffic specialists call 'spillback,' in which a single intersection is blocked by cars that fail to get through before the light changes. (Strictly defined, gridlock occurs when spillback ties up traffic around an entire square block and offending drivers end up pretty much blocking themselves.)"我的校对意见:" 回堵(由于车辆没能在本方向交通灯从绿灯变成红灯前通过十字路口,造成路口堵塞或拥堵的现象)"
―Randy Kennedy, "At the Corner of Gridlock and Groan,"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2, 1999
8/03/2009
“80后”遭遇激情难烧的岁月
我不打算抒情,也不是转载,只是碰巧看到这个标题。起标题的人显然是动过脑筋的,套用了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我不 知道起标题的人是不是还想到另外一层,便是"燃"跟"难"发音上的关系。在很多方言区(包括吴语区),汉语拼音里的[r]和[l]会混淆,把"男人"发成 "蓝人"之类。想到这里,这个标题就有点意思了。
出于爱好和职业习惯,我在想这标题可怎么翻译才能既传达意思,又带上"难""燃"发音上的谐趣?我就想到一个,翻译加注解。书面还可以,口头呢?这个"效(笑)果"怎么传达?或许,这就是所谓"不可译"的问题吧,带有太多源语特有的背景,对希望体会其中小奥妙的目标语读者来说要跨越的文化障碍太多太高了。如果英语中也有类似的情景,倒是可以借过来用作解释,只是这对翻译的要求是大大的高――大概得是大山这样两种文化都通达,两种文化环境都长时间生活过得人才能做到吧。
对了,大山在中央电视台有档教老外学中文的节目,我觉得用来学英文也是相当好。
出于爱好和职业习惯,我在想这标题可怎么翻译才能既传达意思,又带上"难""燃"发音上的谐趣?我就想到一个,翻译加注解。书面还可以,口头呢?这个"效(笑)果"怎么传达?或许,这就是所谓"不可译"的问题吧,带有太多源语特有的背景,对希望体会其中小奥妙的目标语读者来说要跨越的文化障碍太多太高了。如果英语中也有类似的情景,倒是可以借过来用作解释,只是这对翻译的要求是大大的高――大概得是大山这样两种文化都通达,两种文化环境都长时间生活过得人才能做到吧。
对了,大山在中央电视台有档教老外学中文的节目,我觉得用来学英文也是相当好。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