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2009

Scientifc Sex

英汉翻译中的一大难点是虚词翻译,比如英译汉中后缀为"-ble/-bility""之类,比如汉译英中××性"之属。翻译之难在于原文意思看似"不难明白",但是要用具体文字简洁明了并且符合上下文要求的形式表达出来却殊为不易,简言之便是"大概看得明白,很难说得准确"。

根据个人经验,把意思吃透之后,通过词性转换或者换个角度解读来处理是两种应对方法,比如the resources available to Party A,字典上对available的解释无非是"对……可用
"之类,借助字典可以理解原文,但不能把字典的解释直接拿来往译文里填(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翻译都不能这样做),翻译成"对甲方可用的资源",而是要稍微动一下脑筋,换个角度讲,如"甲方可以利用的资源"或者"可供甲方利用的资源"。

再举一例,原文是:"增强能源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这里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都在表达抽象含义,具体怎么样才符合这"两性一度",语焉不详。有版本如下:
strengthen the democracy, scientific property and transparency of energy-related decision making.
从搭配的角 度,strengthen与democracy和transparency可以搭,但与property搭不上。从意思的角度,democracy的意思 是"民主的作风和行为方式",democratic的可以是某个组织、地区和政府,也可以是个人或组织在某个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但某个具体事务本身不能用 上"democracy (democratic)"衡量,因此在保留strengthen和democracy用词的基础上,要修改成strengthen democracy IN energy-related decision-makings/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对于transparency,也是同理。

可是保留这个结构的话,"科学性"怎么译且怎么放?首先,properties固然可以表示"属",但scientific property压根就是没有的搭配,是找"性"然后对应"property"的产物。
另外"加强"也是虚指,意思是"make it better"、"improve"、"streamline"。

不妨调整角度,借助词性转换,试着重新处理。
  1. make energy-relat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more democratic, scientific and transparent;
  2. pursue democratic, scientific and transparent energy-related decision makings;
  3. pursue democratic, scientific and transparent energy-relat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但 是,继续考虑这里的"两性一度"的关系,不民主的决策能科学吗?科学决策是不是就包含了民主决策的意思?如果不是,科学的含义是不是应该更具体,是指决策 过程中要有专业技术支持,而不能让外行领导内行?那么,此处"科学性"仅仅用scientific就不到位,换用technologcially supported。整句进一步调整为:
make energy-related decision makings more democratic, better technologically supported and of higher transparency.
中文里"两性一度"和"增强"的词性从名词和动词分别转成了形容词和修饰它们的副词。

最后,如果觉得make...more+adj. (positive sense)里的
make这个词不足以体现法条的"正式程度",我还可以改用streamline,当然配合动词调整,句子结构也要变化,于是有:
streamline energy-related decision makings in terms of democracy, technology support and transparency.
这样,某法条中充满中国特色"虚指词义"的短语就翻译好了。翻译类似句子挺麻烦的,因为理解原文就很吃力,如果仅仅是根据字面意思去查字典贴字典解释,翻译工作倒是省力了,但翻译的目的却根本达不到,跟没翻译差不多。"[scientific] property"对应"[科学]性"和用"fuck products"对应"干货"并无高下之分。

按照字典式翻译的逻辑和方法,这句的英文可以是:strengthen the democratic sex, scientific sex and transparent sex of capability-generated decision making. (红色部分感谢
Li Yaya 同学贡献).

5/14/2009

何方神圣“预算帽”

常言道: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要看电视。

我没有时间看电视,就听广播吧,毕竟耳听八方比眼观六路要省力很多。每天早晨迷迷糊糊泛听新闻,总有几个"亮点"能把我彻底惊醒,实在是很好的叫床方式!

每天听广播,日日有新知。今晨亮点便是"预算帽"。那是关于F1的新闻,大意是如果不修改预算帽,法拉利要退出云云。我问老妈:"晓得预算帽是啥玩意儿么?"老妈说不知道是什么帽子。大家晓得哇?Google上用"预算帽"(包括引号,作限制性搜索)查了一下,只有几百个用法,清一色都是关于F1的,也就是说这是个火热汉语新词!火热如斯,有相当多的听众观众读者(尤其是不关心F1动态的)估计会对它摸不着头脑的吧!预算为啥还要帽子?

幸好前几天看英文新闻瞥见过这一曲纠结,又"幸而"对当今中文记者编辑的文字水准有所了解,我方才
晓得说的是Budget Cap,Google一查证,果然如此。比如:autosport.com - F1 News: Budget cap set for 2009 introduction.

这个Cap的概念在工作中经常遇见,客户通常会在工作开始之前要求估价(estimate),有些大客户会以种种理由砍价或控制成本,其中一个手段就是设 定Cap fee。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你有多少人员参与多少工作,无论按照实际收费时间和费率计算应当收取多少服务费,我们就定这么一个价格,你也照样计服务时 间,但是如果你实际发生费用低于这个价格的,按实际费用付账,实际费用超过这个价格的,对不起了,大爷只付这个价格,超出部分你自己消化(write off)。这就是cap fee,愿意的话可以叫"一口价",确切点讲就是"封顶(服务)费"。

回到F1的Budget cap,"预算封顶"、"封顶预算"、"预算上限"都可以表达清楚,真不知道当初谁第一个用"预算帽"的。遇到外语中的新词汇新概念,我们的中文媒体现在的翻译策略就是直(接)(死)译过来拉倒么?有些词有些概念中文里没有,为迅速传播信息,不那么通顺的'直译'可以是暂时的无奈之举,对于这些中文里本来 就有的概念,难道不能多读几遍外电稿子,看明白意思,多动下自己的脑筋,调用现成的中文词?

太“要”了吧

"支付首期出资的前提条件持续得到满足。"

诸位正宗中国人看得懂这句话吗?条件满足,还要"持续得到满足"。

法律术语的角度,条件是讲"成就"的,普通文体中可以讲"满足条件",唯独不讲"条件得到满足"。另外,
套用传统英语语法的说法,"得到××"在中文里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结构",也就是说"得到"即动作完成,是没有办法"持续得到"的。英文里可以说has obtained,但不能说has been obtaining。当然,这里的原文是remain satisfied.

满足还不够,要"得到满足",这还不够,还要"持续得到满足"。不知道写/翻这句中文的人当时是不是"持续高潮",爽到天上去了呀?太"要"了吧,不用脑子只管"持续得到满足"可是伤身体的哟!

Reference documents are not Bible!

对于原译中明显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地方不闻不问,以"原译如此"作为理由,是我最瞧不上的做事方式。看似谨慎小心,实则不负责任。混混风格。我理解想逃避责任的"公司生存潜规则",但是有些责任你要逃是逃不掉的,比如碰到我这样的,我照样可以来找你:最后一稿你做的,你当然应该对文件负责,你是大活人。

另一方面,做事如此风格,时间长了自然了无乐趣。不要跟我说什么职业倦怠之类的话,你自己在应付,不倦怠才怪。也不要跟我说什么能力得不到提高,你看到不对的内容都不想着怎么改善,你提高个什么?

5/13/2009

什么玩意儿!

昨日下午17时,卫生部接到山东省卫生厅的报告,患者吕某某,男,19岁,目前就读加拿大某大学。5月7日12时(加拿大时间)患者乘AC029航班从加拿大出发,5月8日14时30分抵达北京。

5月10日20时,患者自感发热。5月11日下午自测体温39℃,并伴有咽痛、头痛等症状。5月11日19时25分,患者乘坐D41次列车离开北京,当晚22时35分抵达济南。

(新闻来源:http://news.hexun.com/2009-05-13/117629137.html

已经自感不适,已经自测体温并证实发烧了,还去乘火车,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啊?我认为这比艾滋病患者故意跟别人发生关系传播艾滋病更恶劣,没有对方自愿配合 还没法那样传播艾滋,但传播流感可容易多了,别人还防不胜防。火车不比飞机,火车乘客查找起来的难度也大多了!这瘪三太不是东西了,
大概去国外学了一脑子屎。

5/11/2009

Help

The term "Closure Cost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letter agreement means the reasonable costs to be incurred by HASL, and which cannot be met from funds otherwise available to AA, in order to close new business and to set up reserves and meet the Minimum Solvency Requirement to run-off the closed portfolio of the business.

AA是保险公司,怀疑黄色部分的run-off应该是run off,问题是保险里"run off某项业务"是什么意思?

多谢各路神仙!

5/05/2009

Beyond My Understanding

本协议期限不定直至贵行完成贷款的提供,完成提供贷款后本协议将失效(但无损于贵行届时已经累积的责任)。

什么意思啊?

5/04/2009

费劲

the Board will not be quorate without the attendance of at least one Party A nominated director.

除非至少有一名甲方提名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将不能达到法定人数。

意思对伐?对的。英文是双重否定,中文也跟着双重否定,形式上也蛮贴的,但作为中国人,读起来觉得累伐?累的。英文双重否定是为了起到强调作用,中文不用双重否定是不是也能起到强调作用呢?当然可以的,比如:

必须至少有一名甲方提名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才能(再"文"一点,用"方得")达到法定人数。

稍加改动,下一个看的人就轻松很多,自己校对也省事,何乐而不为呢。

Readability Test:
把原来的译文读给老妈(中文很好,英文不识,法律不懂)听了下,她对于“除非至少”很是困惑,把第二句句子都了一遍,豁然开朗。

Readability test通过。相传白居易写诗要读给老妪听,力求作品能令后者明白晓畅,道理是相近的吧。我固执地认为,哪怕是条条框框法律文本,也是要讲点起码的文字审美情趣的,否则轻则文本味同嚼蜡,端的无聊,重则
传情达意不到位,白忙了。